发病机制
发病机制:
1.本病发病机制还不很清楚,有人认为与中胚层合成障碍或蛋白水解酶异常有关。研究表明免疫介导可能是发病的关键。25%~30%的病例合并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,如类风湿关节炎、结节性多动脉炎、干燥综合征、
系统性红斑狼疮、贝赫切特病、赖特综合征、韦格纳肉芽肿、强直性脊柱炎、血管炎等。病理显示病变组织有单个核细胞浸润,特别是CD4
+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。血清学检查可发现Ⅱ型胶原的抗体,少数病例还发现Ⅸ和Ⅺ胶原的抗体。部分病例抗核抗体、类风湿因子或循环免疫复合物阳性。用Ⅱ型胶原免疫啮齿类动物,可以观察到耳廓软骨和多关节软骨的炎性改变。还观察到患者对软骨抗原的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增强。通过直接免疫荧光检查,观察到在受累的软骨有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沉积。RP与HLA-DR4相关,与Ⅰ型HLA无关。Buker等最近报道一种称为Matrilin-1的抗原可能参与了RP的发病机制,其为一种软骨基质蛋白,为成人气管、耳和鼻软骨所特有。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。
综上所述,RP是机体产生了主要针对Ⅱ型胶原的自身免疫反应,造成软骨破坏。此外软骨糖蛋白、弹性蛋白及其他胶原也可诱发自身免疫反应。软骨糖蛋白抗原广泛存在于巩膜、虹膜睫状体、气管、视神经、内皮细胞、主动脉血管中层结缔组织、心脏瓣膜、心肌纤维膜、肾小球基底膜、滑膜等,以证明软骨糖蛋白抗体可诱发软骨变性、滑膜炎和软骨膜炎。软骨糖蛋白还可抑制软骨细胞糖蛋白的合成,其在RP中的意义还需进一步明确。
2.RP无特异性的病理改变,其病理组织学特点是软骨溶解伴软骨膜炎。初期软骨和软骨膜交界处可见各种急性和慢性炎性细胞浸润,包括单个核细胞、多核细胞、纤维母细胞、血管内皮细胞等,随后软骨基质内酸性黏多糖减少或消失,软骨基质变疏松,软骨细胞破坏。疾病进一步发展,软骨基质坏死、溶解、液化,并出现肉芽组织。最后残余的软骨组织消失,肉芽组织纤维化,瘢痕形成收缩,组织塌陷变形。
其他辅助检查
其他辅助检查:
1.X线检查 胸片显示有肺不张及肺炎。气管支气管体层摄影可见气管、支气管普遍性狭窄,尤其两臂后伸挺胸侧位相可显示气管局限塌陷。同时也能显示主动脉弓进行性扩大,升和降主动脉、耳廓、鼻、气管和喉有钙化。周围关节的X线显示关节旁的骨密度降低,偶有关节腔逐渐狭窄,但没有侵蚀性破坏。脊柱一般正常,少数报告有严重的脊柱后凸、关节腔狭窄、腰椎和椎间盘有侵蚀及融合改变。耻骨和骶髂关节有部分闭塞及不规则的侵蚀。
2.CT可发现气管和支气管树的狭窄程度及范围,可发现气管和支气管壁的增厚钙化、管腔狭窄变形及肿大的纵隔淋巴结。呼气末CT扫描可观察气道的塌陷程度。高分辨CT可显示亚段支气管和肺小叶的炎症。气道的三维重建可提示更多的信息(图1,2,3,4)。
心脏超声检查可发现升主动脉瘤或降主动脉瘤、心包炎、心肌收缩受损、二尖瓣或三尖瓣反流、心房血栓等。心电图可出现Ⅰ度或完全房室传导阻滞。
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受累的气道,可以显示气管支气管树的炎症、变形、塌陷等,进一步明确诊断和观察疾病的进程。黏膜可见红斑、水肿,肉芽肿样改变或苍老萎缩。软骨环破坏者可见呼气时相应气道塌陷。可以镜下取活检,有助于明确诊断,但出血较多,且在评价气道阻塞程度中的作用不如肺功能,并可能诱发气道塌陷而窒息死亡。
肺功能通过测定吸气和呼气流量曲线显示呼气及吸气均有阻塞。分析流速-容积曲线,可得到50%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和最大吸气流速,这样可以区别固定性狭窄和可变的狭窄在呼吸困难中所占的比例,及判断狭窄的位置。
活组织检查可提供进一步的诊断证据,但如果临床症状典型,活组织检查并不是必须的。活检的部位可以是鼻软骨、气道软骨、耳廓软骨等,但活检后可能激发复发性多软骨炎的发作,造成新的畸形。故应特别注意,取耳廓软骨应从耳后入手。
鉴别诊断
鉴别诊断:在疾病早期,应与许多有临床相似表现的疾病进行鉴别:
1.耳廓病变常为RP的首发症状,要与其他孤立的耳廓炎症鉴别,首先包括耳廓的急慢性感染,其次为外伤、
冻伤、化学物的刺激、昆虫咬伤、日晒等。还应与软骨皮炎鉴别,该病耳轮周有小结节,病变也累及软骨的边缘,其起病是由于血管功能失调所致,病变可反复发作,与RP极相似。耳廓囊性软骨化与RP也相似,其在软骨的中心区有空洞性病损,但临床上呈无痛性,可伴有肿胀,常发生于耳廓上半部,局部有浆液性渗出。
2.听力和前庭功能障碍为首发症状的RP要与脑基底动脉病变和脑卒中鉴别,尤其是突然发作的病例。合并角膜炎时要与Cogan’s综合征鉴别,后者多见于年轻人,偶见老人发病,常为突然开始于单侧或双侧的视物模糊、眼痛、流泪、睑痉挛、耳鸣、
眩晕、恶心、呕吐、双侧进行性的
耳聋、结膜充血及出血、角膜有斑状颗粒性浸润等。病变反复或交替侵犯双眼,但它一般没有软骨炎。
3.以鼻软骨炎为首发症状的RP需与鼻慢性感染、韦格纳肉芽肿、
先天性梅毒、
致死性中线肉芽肿、淋巴瘤、结核等引起的肉芽肿鉴别,多次活检及病原菌的培养可有助鉴别。且RP主要为软骨的炎症,不侵犯软组织。
4.眼炎 因本病眼征表现繁多,应注意病因的鉴别。如坏死性巩膜炎、角膜炎、关节炎、中耳炎伴听力及前庭功能损害的联合临床表现,在韦格纳肉芽肿及多动脉炎中也可发生。当RP同时累及眼、关节和心瓣膜、心肌时,应与类风湿关节炎、贝赫切特病、结节病及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鉴别。
5.气管支气管弥漫性狭窄变形应与感染性肉芽肿病、
硬结病、气管的外压性狭窄、结节病、肿瘤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剑鞘样支气管病、淀粉样变、先天性气管和支气管软化症等疾病鉴别,一般上述疾病经活组织检查可明确诊断(图5,6,7,8)。
6.主动脉炎和主动脉病的病变应与梅毒、马方综合征、Ehlers-Danlos综合征、动脉粥样硬化鉴别。
7.肋软骨炎病变需与良性胸廓综合征鉴别,后者如特发性、外伤性肋软骨炎、Tietze’s综合征、肋胸软骨炎、剑突软骨综合征等,上述这些疾病均无系统性临床表现,以资与RP鉴别。
8.RP关节病变多种多样,以多个外周小关节受累的要与类风湿关节炎鉴别;以单个大关节受累的要与关节细菌感染、
反应性关节炎等鉴别;以一过性游走性关节疼痛为主要表现的有时会被认为是伪病。RP临床上可与结缔组织病合并存在,使诊断更加复杂。
预防
预防:尽一切努力避免挑起机体的免疫反应是预防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键。
1.消除和减少或避免发病因素,改善生活环境空间,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防止感染,注意饮食卫生,合理膳食调配。
2.坚持锻炼身体,增加机体抗病能力,不要过度疲劳、过度消耗,戒烟戒酒。
3.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,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,坚持治疗。保持乐观情绪。
4.预防感染,特别要预防链球菌感染是自身免疫性风湿病及并发病的重要环节。